第四百六十六章 归期二(第1页)首页

上一页目录下一页

对于建造“两千料大船”

一事,冯宝知道的远比其他人多。

每隔十天的“定期汇报制”

,使得冯宝知晓“大船”

建造每一步,而对苏汉雄来说,更是一个得到“指点”

和“提升”

的良机。

“流水线生产”

,以“大作坊”

为主,将一些零部件或者小的、非重要部分,外包给其他“小作坊”

,这两种“先进”

的“生产方式”

,在“卫岗乡”

里,得到了验证。

而这一次,在冯宝安排下,通过张猛以及乡里各家作坊来人的帮助,“造船作坊”

改变并完善了自身“制造”

,从工艺到流程,进行了简化,但提高了效率,至于质量,那不在考虑范围内,唐人的脑子里,还没有“偷工减料”

的概念,当然,必要“质检”

程序,还是少不了。

由于大量事务“外包”

,使得“铁家村”

一夜之间完成“渔村”

向“工业小村”

的转变!

几乎每家联合起来成立一“小作坊”

,有的生产大船所用船板、有的制作“船帆”

,更多的则是给“冶铁作坊”

配套,加工铁质零件……

刚开始,因为“铁家村”

里几乎没有识字的人,所以无人能够看懂图纸,以至于“卫岗乡”

里过来的人,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各种“解释”

等到冯宝安排好“军中识字班”

事宜,这才腾出手,命人组织“各家作坊管事识字学习”

在这一系列的操作下,“大船建造”

,得以快速有序进行。

“两千料大船”

建造,耗费人力、物力巨大,在“商税”

利益驱动下,“广州”

地方官府全力配合,从不刁难;而原材料的订购和运输,几乎被城中各大商号包揽,在丰厚利润驱使下,各商号,以及他们背后的世家豪族,罕见的“抱成团”

,竭力保障“造船作坊”

物资供应。

正是在多方作用下,造船工期,要比苏汉雄最初预计的时间

一秒记住域名 http://www.biqugao.com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上一页目录下一页